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家庭教育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家庭教育发展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关注较多,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道德素养发展,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素材,对于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家庭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0)18-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9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其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精神内核,包含了法家、阴阳家、道家等文化形态,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诗、词、歌、赋、对联、国画等都是常见的形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很多智育以及道德素养发展的相关内容,对于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对于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有的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很早以前教育界就开始关注家庭教育之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自古以来,中国家庭都十分重视道德素养的培养、家风的传承、人性的回归等,换句话说,家庭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教孩子“做人”的教育。而具体的教育内容则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重点关注个人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强调与社会和谐共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非常强调“孝亲、谦卑、诚信、友善”的理念,这些思想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虽然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推进家长综合教育能力的提升。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同时父母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久的一任教师,可以说,孩子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长的行为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要想使理想型的家庭教育能够成为现实,提升家长的综合教育能力十分有必要。家长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归纳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能够对生活中见到的事物进行完整的梳理进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

其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家长找到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家庭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活动,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和方法。不论是现代还是在古代,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也不论孩子自身处于哪一个成长阶段,对于家庭教育来说,都是有章可循的,换句话说,家庭教育有其固有的着力点,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实现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家长就需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就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就要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人格教育、人才教育等。只有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家长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家庭教育的内涵,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使孩子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

二、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一)重智轻德型家庭教育十分普遍

现代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对于孩子道德教育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良好的道德品质必不可少。家长舍本逐末的教育方式才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才不配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2]。其主要表现就是家庭伦理教育严重缺乏,无法准确地拿捏好爱的尺度,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更趋向于世俗化和功利化。家庭教育方式陈旧,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家长虽然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更多,但是盲目追求智力的发展,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急功近利的问题也十分普遍。实际的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生存和交往的问题。家长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逐渐丧失了美好的天性,很多孩子都存在自私、冷漠、缺乏公德心、没有责任感等问题。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和培养。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性和品行,在人际交往中,孩子往往具备更强的协作意识、担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会对孩子人生走向产生直接的决定作用。

(二)随意放任型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存在过分溺爱孩子的问题,在经济方面对孩子十分宽松,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管理上都处于放任的状态。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多数家长采取的都是有求必应的态度,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放纵、虚荣等问题。过分溺爱孩子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性格缺陷,部分孩子甚至会出现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采取揠苗助长的培养方式。不考虑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智力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到处寻访名师,花费大量的金钱将孩子送去补课机构,孩子每天疲于奔命,业余时间都花费在大小的补课班,最后却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厌学心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现阶段,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就是孩子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家长普遍缺乏与孩子交流的耐心,家庭教育方式亟待更新。 (三)家庭教育转嫁型心理十分普遍

在我国,很多家长都喜欢采取专制式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孩子稍有不从,就会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群、粗鲁、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孩子长大之后,还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出现精神障碍、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家庭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从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一个人的谈吐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待人接物等都会直接反映这个人的家教情况,家庭是塑造一个人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家庭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样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当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完全形成之后,就很难再做出改变[3]。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做到从小抓起,要引导孩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孔子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要想成为一个有修养学问的人,必须要重視修养自身的身心,实现自身人生的发展。”在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让他们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修养十分有必要,不论是对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形成来说,还是对于他们的思想发展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正面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建立在孩子能够理解的基础之上,切忌给孩子增加负担。在孩子学习识字的阶段,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经典书籍,选择难度较低,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养成、良好性格形成的内容让孩子学习,使孩子在认字的过程中就能接触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孩子能够理解基础上,引导孩子背诵一些优美的片段和有教育意义的文字,不仅可以促进孩子文学素养的提升,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幼儿学习过的知识,虽然当时在理解上可能不够透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使孩子能够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气质。

(二)传统文化传承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我们要传承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的精神所在、精华所在以及气魄所在。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思想中只有一部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如果进行传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家长必须要辩证地看待,要选择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以及能够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发扬和传承。

(三)父母要坚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判断事物的方式,一般来说,孩子在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其自身也会充满正能量和阳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身教胜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家长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时候,自己也应该率先做到,父母只有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虽然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在逐渐提升,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不断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因子。丰富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得到传承,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将我国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家庭教育,父母会给予我们教育和影响,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也会对孩子施加影响,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越来越强大,家庭教育水平才能得到大面积的提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孩子才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雪松.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2):129.

[2]陈茹香.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世纪桥,2016(7):90.

[3]邵春燕.家庭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