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认知,改善大学生的人文思维,培育大学生人文的情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显著优势。理工科高校应积极建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改革,努力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建设,以切实助力理工科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011-03

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否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创造力。当前,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开展专业教育,理工类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1]。那么,如何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其人文素质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据此重点阐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以求教于方家。

一、积极建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理工科高等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伦理观念,为其学科研究指引方向、提供动能,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架构与思维方式,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完美人格,使理工科大学生成为一方面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备高洁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又掌握丰富专业技术、具备人文素养与实操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理工科高校为此应积极建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切实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要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核心主体的多元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使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知识、阅读传统经典,理解传统文化精神,把握中华文化精髓。更深层次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上成为拥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社会人,在文化传承上接受并践行中国优秀文化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运用课堂教育平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最为直接有效。理工科高校设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需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根据时代的需要撷取精华,综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运行、课程评比的精心规划,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精神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互结合,并渗透、融合到理工科专业课程之中[2]。这样的两两融合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思想理念与专业技术的价值取向,而且丰厚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孕育、激发其人生理想和专业灵感,这样会极大地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辐射维度。

另一方面要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理工科高校目前虽然开设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但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宽泛,无法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优效果,即大学生人文思维的形成。为了突破人文素质教育的藩篱,理工科高校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于课程建设之中,全面而积极地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设计,可分为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两大课程群。人文与社会课程群下辖文学与写作、历史与文化、哲学与宗教、社会与制度四个课程分支;艺术与审美课程群下辖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鉴赏、审美文化四个课程分支,两大课程群的每个分支均包括基本课程和延伸课程两个组成部分等。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规划目标可为每学年开设必选课3—5门,要求各学院依据自身培养目标从中选择1—3门;每学期开设选修课15—20门,由大学生任意选修等。

为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应该注重相关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种教育内容相结合;课程需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具有大学气象、体现大学精神,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典和文化理念构筑起一代青年的精神彼岸。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要以改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与素养为根基,充分弘扬高校文化育人的宗旨,实现从“单一化”向“多维化”、从“边缘化”向“基础化”的转变。

二、努力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改革

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全面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是第一课堂教学改革。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当前理工科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课堂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例如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迫使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基于此,必须大力进行课堂改革[3]。

课程设置提倡“一极切入、多维融合”。理工科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应该遵循课程综合的理念,淡化人文学科的学科界线,强调努力建设“一极切入、多维融合”的综合多元课程。此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主讲教师的学科背景,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某个专长领域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突出综合性、概括性、鲜活性的理念,达到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同时,课程内容需要鲜活丰富,既有宏观的整体概括,又有微观的个案解析;既有纵向的历史脉络梳理,又有横向的特定时代阐释,需努力做到点面结合、纵横捭阖。例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赏析》课程就可以以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纵向梳理为基础,横向兼容艺术与文学、历史与哲学等多个学科,使大学生在鉴赏绘画作品、了解历史脉络的氛围中,发展想象能力、类比与创造能力,从而全面感悟进而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真谛和人文内涵。 课程鼓励开展研究型教与学。研究型教与学是以知识传播、学习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为内容,将学习、研究、实践、思考有机融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高智能高素养人才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在研究型教与学视野下,一方面是教师研究型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采用课堂讲授与随堂演示、课堂讨论与课堂练习、课下辅导与网络拓展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努力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探讨与合作,使大学生既学到文科知识,又增强科研能力与合作能力,最终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均要突出研究型教与学的特质,努力强化对全体学生的管理,课程考核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推动学生研究性学习做实做透。

另一方面是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除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集中进行理论学习、课堂品鉴之外,还需要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仪态礼仪教育等相结合,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亦可依托传统文化类社团建设,彰显第二课堂的自我教育功能等。同时,应鼓励理工科大学生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技术优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容再创作、形式再革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端午節可以组织大学生创作并表演《屈原》《离骚》等话剧,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均对增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能力、提升高校传统文化育人效果大有裨益[4]。

充分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践行途径。例如,广泛倡导理工科大学生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奔赴全国各个传统文化汇集的城市、小镇、街区开展相关收集、整理、归纳、宣传、弘扬精神文化的特色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暑期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参与其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并适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暑期赶赴全国各地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并提交调研报告、拍摄记录视频或公益微电影等;倡导大学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设置特色课程,通过集中授课的暑期支教活动向城乡广大中小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多彩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学习到广博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大学生的人生视野,使其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并最终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不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融合发展传承的珍贵精神财产,故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是国之魂、族之魂,校园文化正日渐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是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而只有将唯专业技术至上转变为重视思想精神启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填鸭式灌输”而走向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校园文化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部分,前者包含校园建筑的各类物质环境,后者包含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在理工科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涵养教化中,校园硬环境是外化,校园软环境是内化,二者各有其价值所在,外化是内化的前提,内化是外化的目标;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在激发学生情感认同、文化共鸣的基础上引发其认可吸纳,最终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心灵深处[5]。文化环境具有塑造人、涵化人的特殊功能,理工科高校要积极构建“显隐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多维化校园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和学校建筑之中。理工科高校要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采用名人名句或文化典故给校园建筑、道路等命名,建设一批富有传承性与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设施等;宣传栏、展示板可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平面宣传,教学楼、学术报告厅等楼梯走廊可以宣传传统文化中的励志名段、名句,餐厅可以宣传古人节俭的故事等。儒家“内圣外王”的济世情怀、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佛家“因缘和合”的处世态度等,都可以以校园景观、文化园地、走廊标语、宿舍文化等形式展现出来,以起到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另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在校园软环境方面,理工科高校要遵循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做好顶层规划,努力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遵循由知入情、以情达意、依意而行的教育过程,积极主动地在校风、学风、师风等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使之产生相应的效果。此外,理工科高校要充分重视并开发好新媒体资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软环境建设增光添彩。伴随新媒体时代手机、iPad、电脑等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使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然转变为微信、QQ、微博等形式,因此,理工科高校需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加强舆情分析、预判及引导,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为切入点,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媒体新平台。高校需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兴趣喜好,积极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精心制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图板或拍成动画、视频等,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推送给广大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妙。

总而言之,理工科高校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推手助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精神、学术精神、创新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之中,打造高品质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平台,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群体的精神境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7):254—256.

[2]葛云霞,等.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8(1):99—105.

[3]熊勇清,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基于“学生兴趣”与“工作情境”双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1):100—106.

[4]张永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构建:价值、内容与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80—87.

[5]万千.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校内培养途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