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资源。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人文景观、物产风俗等方面凝结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教育领域对其合理的运用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能启迪心智,培养品德。本文以中学美术为基点,对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进课堂现存的问题和改善的方法进行探析,目的在于让文化助力教育,让教育发扬文化。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90
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中学的美术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能够为课堂带来全新的面貌:传道受业解惑、启智育德养正,让文化和教育形成一种活化的状态。尤其是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贴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养成从宏观文化角度观察世界、观察生活的习惯,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塑形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现状
1.学校教育理念和物质基础的限制。学校是以教育传承文化的直接实施者,其拥有的理念主导了教育行为,而教育行为的实施又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这种环环相扣的连接,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扎染是传统的民间织染技术,在九年级人教版的美术课中做了一些介绍。课堂教学应该根据文字的介绍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更深刻地理解扎染工艺。但是因为美术不是考试学科,课时安排不充分,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实操课必然会减少,甚至是不开展。有些学校即使开展了,也多半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四人或六人共用一块布料,只操作染色部分,浸泡、晾晒等其他环节都被省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都随之省略。這种从根本上产生的忽视,很难让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课堂。而考核一个学校的指标并不只是升学率,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更利于各个层面的学生获得发展,学校放弃美育文化教育,无疑是放弃了更加广阔的教育真谛。
2.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在教师层面,存在两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是来自于意识层面的,认为美术教育并不属于考试学科,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妄自菲薄,自我意识松懈,对教学内容不做深入的研究,教研不上心、教学不用心,美术课水过地皮湿,教师和学生没有深度互动,达不到课标的基本要求。第二种是来自于教育思维的。在新课标中,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教育性质、教育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一部分教师因此过分关注传统文化,希望深入的挖掘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美术课堂的“主力”。但是有些地区的文化资源过于古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引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了。所以,这样的教学往往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青铜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其观赏和研究价值远远大于使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需要做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如果还要亲手尝试制作,用大量的课时观看青铜器的纪录片,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3.学生学习兴趣和认识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学对象、各种教育行为的指向者和表达者。他们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资源,在与教师和教学内容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教育活动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倡导素质教育后,尤其是新课改后,美术教育的时间的确得到了一定的延展。例如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一些资料收集、工具准备的工作,也会安排一些课后实践作业。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配合程度并不高。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几点:一是因为不是考试学科,所以不重视;二是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认为它们老土、不时尚、已经过时了;三是在课外学习的内容已经远胜于学校课程内容,不想再在课堂上“浪费时间”。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都说明了当下教育方法和学生需求的不匹配,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能动性低。他们主动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自然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些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有意识地减少传统文化的内容,迎合性的教育行为反而进一步隔膜了学生和传统文化,起到的是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策略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不仅是教育范畴内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传承的基础途径。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在教育中占据更“强势地位”的学校和教师,可以做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的。
1.更新教育理念,改善办学条件,联合社会组织。学校的管理者不应该仅仅把美术当作一门课程,还应该视其为德育和美育工作的基础,为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支持。例如除去平时的课时安排,可以在每个月安排1-2个半天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也可以是主题实践活动,如制作瓷器、剪纸等传统文化。考虑到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承担的升学压力不同,还可以灵活地调整课时安排,把每周一节的美术课调整为每月两次,每次包含两个课时。虽然总课时没有变化,但是因为时间更加集中,可以精细化地讲练一些内容,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组织进行联系,如博物馆、美术馆、民间美术机构等,取得他们在知识、人力、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学校的艺术节为其开辟一个专题场地,让学生们观看了解。同时,在传统的节假日,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参加这些社会机构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担任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义务讲解员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非考试学科的价值,而不是狭隘地成为考试的“工具”。这样做也更容易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助力的融通性,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打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奠定一个坚实的推进基础。 2.开发本土资源,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理论教研。众所周知,美术课程的生命载体是美术教师,其文化素养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而这种素养不仅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精进性,更是个人对于所授美术文化内容的自信心。目前,担任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他们学习的课程涵盖了美术、教育、心理等多个学科,综合能力强于专业能力,是一个普遍现象。再加上国内美术教育一直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所以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接触本土传统文化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在不了解的前提下,让教师产生文化自信是很难的,因此,要想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要想让传统文化成为美术教育不竭的资源,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以开设美术教研活动为基点,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让教师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有的学校会为教师留“寒、暑假作业”,要求教师必须在假期走访、观察和记录一项当地的传统文化。教师在假期完成的作业会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也会和评先做挂钩,以此激活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同时,走出校门,去开展传统文化课较好的地区进行课堂观摩,或是利用互联网学习公开课、评鉴优秀教案,让美术教师看到更多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课例,启迪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独立的想法,并要求他们把想法写成学习笔记,逐渐提炼出个人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也只有教师获得专业的成长,发自内心地热爱本乡本土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才能进入到课堂教學中,感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3.转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鼓励课堂创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教育理念又多是用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的。教师需要通篇研究中学美术的教育内容,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和递进性。根据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设置,有意识地加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拓展中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其实,纵观当下的艺术设计,大有回归传统的趋势。我们肉眼可见的所有物品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引导中学生从建筑、家居、服饰、广告、媒体等各个方面发现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把硬性的学习变为自然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为了督促学生完成这项工作,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给每个小组积分,积分高的小组可以在学期活动和艺术节上获得一定的奖励。教师对于学生的搜集要做适当的引导和筛选,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关联。例如花开富贵在很多地方文化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北方多使用牡丹花,南方也会使用重生花。教师一方面筛选出这些内容,一面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这些不同产生的历史原因,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进而产生尊重、接受与热爱的情感。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使用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代表我们要将眼光局限在本乡本土,而是应该以本乡本土为“引子”,培养宽广的文化视野。在新课程中明确地指出“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念,这就是一种最贴切的说明。因此,在深入的欣赏和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广泛的艺术文化情境中探寻地方美术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把其辐射出去,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寻找同类艺术,进行不断地比较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东方的文化艺术内涵,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这才是我们让传统文化进入课堂的真谛。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因为兼具了德智美等多个使命,也就使得美术课自动成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的实验场和主阵地。但是这些文化资源究竟能够深入到何种程度,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则有赖于学校、教师、学生,乃至于社会,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的育人理念、专业的育人体系、理性的教育行为与整合的教育内容,交织互补、互为助力,才能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学课堂上的大放异彩,最终提升中学人才教育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戴翠云.乡土资源进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
[2]邹双.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淮北师范大学,2017.
[3]颜慧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