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分析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中华民族历代先贤所著的智慧结晶,对各阶段的学者来说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资深学者可以通过国学经典深入研究国学,初学者可以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夯实基础,如小学生。本文将针对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大道至简,对小学生来说,诵读国学经典,能够梳理语文知识,在语文的学习上更进一步。另外,在小学期间推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很有帮助。接下来,本文将对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

  一、多元诵读,丰富教学方式

  很多时候,一个有效的方法十分重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诵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给学生展示诵读和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诵读,无论是教师还学生诵读,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习知识。可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识浅的缘故,对国学经典并不了解,以至于在诵读过程中出现走神等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要掌握多元诵读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向学生阐述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例如,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作品《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毒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寥寥数句,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蓬头小儿在水边学习垂钓的情形。通过“招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再现儿童童真、童心和童趣。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诵读时,要注意“侧坐”“招手”“怕得”这几个词。可以从“路人”的角度诵读这篇古诗,诵读出“路人”好奇的感觉;也可以从“稚子”的角度诵读,诵读出“稚子”的一本正经;还可以从作者胡令能的角度诵读,诵读出作者对“稚子”的莞尔。当然,还有更多的诵读方式,教师可以提出后让学生自行体会,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插入故事,豐富诵读环节

  在小学阶段,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将此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插入故事[。例如,我国启蒙教学教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书之一《三字经》,在小学教材中有其节选,节选中有一句“昔孟母,择邻处”。教师可以引入“孟母三迁”的故事丰富教学:孟子在年少时,因为住在坟墓附近,经常在坟墓之间嬉闹,孟母见此景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场附近居住。然而,又见到孟子学商人做买卖的孟母,再次搬迁到了书院附近。后来孟母发现孟子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觉得这才是孟子应该做的,于是定居下来。“孟母三迁”的故事插入《三字经》节选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教师教学的诵读环节,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有极大地帮助。由此可见,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插入故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演艺活动,丰富学生感受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举行演艺活动,调节课堂学习氛围,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生学习《三顾茅庐》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表演。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情节简单的编排成小剧本.让学生扮演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教师作为旁白,允许学生即兴表演。通过简短的演艺,加深学生对《三顾茅庐》的印象。又如,在诵读《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时,教师组织学生演绎故事情节。通过眼前的真实表演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故事中孔融尊长爱幼的优良美德。台上表演的学生感同身受,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而台下的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解读故事,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诵读体验。以上两个事例都表现出了演艺活动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切实的帮助,可见演艺活动投入语文教学值得推广。

  四、举行比赛,丰富学习热情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相比于安静的学习,适当的竞争更适合学生。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攀比性,小学生也是如此。毋庸置疑,学校要杜绝恶性的攀比之风,但是对良性的竞争而言,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在班级内开展各种诵读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师开展《论语》诵读比赛,内容是小学期间所有的节选,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提供更多适合现阶段学生诵读的其他《论语》节选,给学生讲解含义。学生根据自己对节选部分的理解进行诵读,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可以以严谨的语气诵读,体现出复习的重要性;也可以以劝诫的语气诵读,表现出孔子对弟子的教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评选出表现得最为凸出的学生给与奖励和表扬,同时不忘鼓励其他学生,多次开展类似的诵读比赛,以比赛的形式丰富学生的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国学,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多元诵读、插入故事、演艺活动、举行比赛能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夏堰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6):23-24

  [2]汤美萍.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54(12):99

  [3]王春夜.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6(4):64

  [4]于四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8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