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必须做好頂层设计,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上下硬功夫。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校园环境、科研导向等方面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成为“清泉”和“活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顶层设计;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门场所,又是文化殿堂和思想摇篮,更是先进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阵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学不仅责无旁贷,而且要积极发挥主引擎作用。
深刻理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积淀并流传至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首先,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世界范围内大国崛起的历史昭示:没有文化的崛起,不可能有国家民族真正的崛起和振兴;没有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再强大的力量和集团都不可能维持太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从根本上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舍弃、轻视或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会堵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和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摆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泥沼。因此,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向世界渗透和扩散的今天,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远。
其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速“双一流”建设的有益滋养。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革命,必须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全面设计。“双一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仅要注重“硬实力”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建设;换言之,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与之相适应、相协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一流大学文化的丰厚土壤,高校积极传承和汲取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萃和智慧,有利于“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再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抓手。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认知、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丰富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气概......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强大的教育力量。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学生如果不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
当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已成为大学推动自身发展的普遍做法,并且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景象。但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尚未厘清。尽管党和国家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战略部署,进行了顶层设计,《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但就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尚未厘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各自责任均未明晰。
二是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令人担忧。社会上开展的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探索层出不穷,其质量和效果堪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各级各类学校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方式和举措迥异。有的大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选修课,抑或当成选课系统中可有可无的点缀。有的大学虽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流于形式,长期徘徊在低浅的水平,缺乏向高层次迈进的认知、勇气和条件。
四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滞后。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是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的锤炼、改造和提升,使之变成现代知识,融入到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思想框架中去,使其更易为现代人所接受和理解,从而对当下的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些重要理论问题,亟需得到圆满解答。
高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上下功夫。
一是做好内部顶层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校园环境、科研导向等方面发力,制定相关考核评价指标和激励机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有意识地在校园生活中合理、巧妙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批判文化保守主义;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成为“清泉”和“活水”。
二是解决好教什么和谁来教的问题。由于诸多原因,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既缺乏充足、优质的师资,又缺乏广为认可的统一教材,对课程的教学学时亦无明确规定,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也未取得共识。必须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既蕴含着诸多值得传承的核心理念思想,也包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道德精神,这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应聚焦和凸显的核心内容,绝不可忽视或刻意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表现力很强的部分,诸如书法、绘画、舞蹈、音乐、武术、戏曲等,很受学生喜爱,在学校中开展这些教育活动很有必要,但切不可认为这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抓好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要集中全国最优秀学者编写科学严谨、取舍得当的教材。要选聘和培育学识渊博、知行合一的老师,同时鼓励教师注重教学方式创新,让学生喜欢、向往、进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职能,具备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时代的大学要主动作为、精心设计、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地做好此项工作,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全民道德行为中和社会评价中。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靠大学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巧借社会资源。要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大环境,让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联动发力、同频共振,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学校要善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运用好这些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学典.“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回答时代的问题”——访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哲》主编王学典[J].中国政协,2018.
[2]金民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性及实现路径[J].中原文化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