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类文化思潮汹涌激荡,对高校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明显加大。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将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值得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古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给了当时人们以精神鼓舞,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代中国人遵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形成了这种文化氛围,并且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风貌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一直与时俱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代以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不断出现,同过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看,庄子的《逍遥游》充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墨子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平等的思想,孔子的“天下为公”体现了公正,而韩非子的“法不阿正”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
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看,屈原在汨罗江的自沉、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体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论语》所记载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操守。而儒家学派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和“仁者爱人”则是诚信和友善在传统文化中的表达。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作为指引。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些道德上的问题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此,更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解决现存的道德问题、建立风清气正的大环境。
(3)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秀思想都被国外所吸收借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全球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积极作用。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防止西方强势文化对我们的冲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包括道德传承、精神传承、优质思想和物质文明。这些优质成果发展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这些优质成果如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则必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传统文化教育中,讲究因材施教、自我约束和言传身教,形成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2)提高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品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遵循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具有着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出世精神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些精神的传承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内容丰富化,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融入到教学中,建立一个优质的传统文化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处事观念[2]。
(3)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弘扬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保家卫国和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这些都是增强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支撑。学校有必要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为要建立民族自信就必须让人民崇尚本国的文化,一旦到了危险的时候,人们就会自发地团結行动来捍卫本国的文化。由此可见,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敬畏和尊敬之心,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4)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大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的重要阶段,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和各种观念的不断涌现,大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思想观念,一部分大学生很可能会受到不正确观念的冲击。为此,高校更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汇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体系中正面积极的道德思想和哲学观点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5)帮助大学生塑造个人魅力。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和塑造更好的人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人格状态就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反映在当代就是“正能量、专心致志、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知识,不仅能够完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自身的完善,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困难
(1)内部宣传力度不足。全球化和网络的发达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大学生做到了与时俱进和追求新鲜事物,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不甚了解。据有关调查表明,仅有10%左右的大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而近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兴趣。这个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没能做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严重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到位。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而在大学校内,作弊和替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暴露了思政教育工作的短板,即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到位,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就要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体系当中。教学体系的建立,要注意尊重教学规律、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建立一个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同时,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方法,应当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事实上,这些教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对于精神理想和人格的注重,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提到了我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并指出这一目标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和谐相处,天下大同”思想的充分体现。因此,在教学体系的建设当中,就要做到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将教材中所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进行讲解[3]。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对高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工作,使这些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到创新,培养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对教师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之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形象,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如此,就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文化育人的作用,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2)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古代的思想家们不仅在言谈举止和思想道德方面有着很高的表现,而且他们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来践行自己的思想,由此,现代大学生也应当在实践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为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高校应当着重体现实践活动的功能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传统文化,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学术论坛活动等。如此,学生可以在实践探索当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体现,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在今后发扬和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3)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现代社会,网络的发达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注重在课堂授课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要增强与大学生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不断开发引入教育的新模式,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课后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机会,组织他们通过更多的渠道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达到师生之间双向传输和沟通对等,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互动,使大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二、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蕴含丰富的立德树人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在精神支撑,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路径,教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价值判断,坚守道德底线,是值得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追问的时代命题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 陈冬仿.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路径探析[J].教育評论,2018(6).
[2] 倪皓.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85-88.
[3] 冉小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对外经贸,2020(07):151-152.
[4] 陈少平,陈桂香.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6):116-120.
基金项目: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建思政研究立项课题《“双高”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DJ1805)。
作者简介:梁晶(1983.02- ),女,福建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