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画赏析 > 山水卷 > 《香满蒲塘图》
《香满蒲塘图》
胡公寿:《香满蒲塘图》...
时间:2013-07-27 12:28 | 浏览:
5秒
热点图集
赏析:

胡公寿《香满蒲塘图》 纸本,设色

纵178.9厘米,横47.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风搅水凉一池香 ——胡公寿《香满蒲塘图》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崛起于画坛的“海上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道重要的艺术景观。由于“海上画派”所依托的消费主体是资本主义文化形态下的海派商人和主要以移民而来的具有商人性格的海派市民,所以绘画创作者和绘画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私交酬唱,礼尚往来,一变而为赤裸裸的按劳取酬和等价交换。此外再加之为这种关系服务的新型中介机构和新兴运作方式,使得“海上画派”不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家,而且也有别于同样以鬻艺为生的“扬州八怪”。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海派画家一味媚俗,绝无独抒性灵的作品,事实上当时很多海派画家之所以别开生面,风姿卓然,创造出清新明丽、雅俗共赏的新画风,正是得力于其各自卓有成效的个性化追求,本期赏介的早期海派画家胡公寿的《香满蒲塘图》,便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例证。

胡公寿(1823-1886),名远,字公寿,号瘦鹤,后以字行,又号横云山民,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侨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是一位典型的职业画家。能诗书,善画山水和花卉,尤喜画梅。书法宗颜真卿,画法宗陈白阳,笔墨秀雅,以湿笔取胜,所著有《寄鹤轩诗草》传世。

此幅《香满蒲塘图》上题有“沪上寄鹤轩灯下作”的字样,可见当时作者已移居上海鬻艺,因此应视为其风格成熟期的作品。画面上写蒲塘一角,绘有蒲草、荷花、浮萍等水生植物数种,用笔简练,设色雅丽,章法严整。首先从画格上看,该图属小写意,既是蒲塘物象客体的再现,又是画家主体精神的表现,其准确生动的造型和娴熟精到的笔墨,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谓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其次从画法上看,画家先用湿笔画出两丛淡绿色的菰蒲,两丛菰蒲之间点缀以浮萍和水波,浮萍错落有致,水波舒缓柔和,不但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蒲塘的清雅与幽静,而且也折射出画家心态的平和与从容。在后一丛菰蒲的左侧有白莲两枝,亭亭玉立,随风摇曳,其上方有一绽放的花朵,其下方有一未放的花苞,在花朵与花苞之间,以一硕大肥厚的莲叶相穿插,而在花苞下面另安排一较小的莲叶相映衬,整个画面显得层次丰富,疏密得宜,不论是从笔墨劲健上看,还是从意境优美和情趣闲适上看,皆颇有其师法对象晚明陈白阳的风范和韵致。当然,与陈白阳时代不同的是,由于“海上画派”主要服务于社会需求而非主要服务于画家自身主体精神的价值取向,使得后者的绘画风格中有了更多的世俗化倾向。这种世俗化倾向在胡公寿的这幅《香满蒲塘图》上也有所体现。这一点,只要将其与陈淳的作品加以对照,便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来。

《香满蒲塘图》图上题有胡氏自撰七言诗一首,其诗曰:“江乡一望青菰蒲,烟漠漠兮云疏疏;烟消云霁菰蒲尽,亭亭水际摇风荷;吁嗟耳食世所尚,玉并莲华誇十丈;此间如此好烟波,独拏钓艇来吟赏。”诗中的意境与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吻合,既是画面主旨的生动提示,也是画面形象的一种文字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