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活”起来
北京晨报:这个书单是否太长?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学生能否看懂?
蔡可:“行动指南”提供的书目资源并不是必读书的概念。书目种类丰富,远远超过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所以并不强求学生面面俱到,也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层级顺序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秉性与阅读水平来选择。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书目提供的线索按图索骥,不断探究,进一步生成自己的个性化书单。
不排除有些书有一定的阅读挑战,但重要的不在于提供什么,而是激活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支点。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引入开放的生成机制,围绕书目进行拓展活动,突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让书目有效地“活”起来。
阅读造就健康的人
北京晨报:这个书目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即关注公民意识的培养,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蔡可:当下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已成为集体无意识,长期困扰着我们的教学,即认为学科知识学得越多、越深、越快就越好。搞提前量、题海战术、超量超纲和反复训练等不正常的教学行为都是这一错误观念的产物。学生不敢读课外书,因为没用;不愿意去动手,因为考试不考;不能做人际交往,因为没精力;不想抬头去看周遭的世界,因为浪费时间。
身为成人,必须思考,每个认知领域对孩子发展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果他今后并不是要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这个领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各领域书目的选择都要体现核心价值,即:文学,“打开心灵的窗户”;历史,“温故知新,继往开来”;哲学,“追寻思辨奥妙,探求美好生活”;科学,“大胆质疑,理性求证”;社科,“走进真实世界”;艺术,“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博物,“多闻博识,通达古今”。总之,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精选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
学生阅读情况堪忧
北京晨报:今天中国学生阅读情况如何?为什么他们很少再读经典作品了?
蔡可:学生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受社会上阅读材料肤浅化和娱乐化的趋向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轻松的、消遣性强的课外读物或网络阅读,以此减压;学校各门功课任务繁重,作业多,学生没时间读书;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高中生教辅的阅读占较大比例。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求更具广度和深度、更具思想情感、智慧魅力和高品位的阅读材料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议题。
阅读需要长线工作
北京晨报:现在中学生,也就是初二前才有时间阅读,这该怎么办?
蔡可:过去的许多书目是专家的书目,是高深的书目,我们想做一个让学生“读起来”的、切实的、基于孩子立场的书目。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阅读行动指南”增加了“问题探究”和“活动建议”,既提供给学生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又对具体的阅读实践活动提供了建议与可操作化的流程。
所谓问题探究,是在每个领域下,梳理若干个本领域的探究问题。所谓活动建议,则是在每一领域提供一个阅读活动实施建议。毕竟读书不只是“看书”,故事会、课本剧、辩论赛、文学社团、小科研论文撰写等,在一些课改行动较为超前的学校,这些早已生根发芽的学习方式都可以成为丰富的阅读活动形式。
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完成各类生成性资源的整理、归纳与提升——最终回答教育的这几个问题:我现在在哪里?要去哪?如何去?怎样判断已经到达?这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线工作。
经典助你沉静地审视人生
北京晨报:缺乏经典阅读,对孩子成长会产生怎样的伤害?
蔡可:目前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社会现实,要有一分清醒,要有批判的意识和思维,有理想主义的坚守。然而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践行很难。个人在社会、历史面前都是渺小的,当人生处于低谷,成功并不总由努力来决定,个人将如何处理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当理想遭遇强大的现实阻力,而这阻力又都来自周围善良的人,人将何去何从?
当琐碎平庸然而又是你无法选择的工作侵入你的生活,你能否寻找到自己的一片空间?世界丰富到让人无法想象,将带给人的笑与泪、爱与恨、希望与无望也都无法想象,它是宽广的,是复杂的,是充满诱惑甚至悖论的。经典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让人变得丰富而豁达,能沉静地审视人生,能平和看待周遭的世界,能找寻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经典是关乎“人”的教育,这是任何实用类阅读都无法提供的滋养。
老师家长应多读经典
北京晨报:经典阅读入门是比较困难的,怎么突破最初的困难?
蔡可:引领着儿童阅读的不是知识、不是学科,而是生活。任何书籍(即使是经典)都不应是学生在研习、模仿甚至膜拜后到达的终点,而是学生面对生活与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在一定的情境下促使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支点。对儿童来说,任何强赋教益的教育行为,很可能都是反教育的。阅读经典,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照搬,力求让经典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不是硬性的灌输。
北京晨报:这个书单是不是更应该先给老师、家长看?让他们先从自己读起?
蔡可:教师、家长应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身示范、润物无声,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家长和学生多做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阅读之路才可能绵长恒久。
网络文学难适合教学
北京晨报:今天很多孩子认为自己在看网络文学,这也是阅读,您怎么看?
蔡可:“看网络文学”有两层涵义,一是阅读在网络上产生的文学,二是用网络这种媒介来阅读。前者改变的是阅读内容,后者改变的是阅读方式。
网络出现之后,掌握话语权的人群在扩大,“沉默的大多数”有了发表言论的渠道,我们能够看到许多真实的、丰富的语言生活,这是一种进步,但教育面对的不应是所谓“原生态”的语文生活的教学,应是经过选择加工后的精品。客观地说,作为语言文学样本,网络文学能够适合教学的好作品比例并不高。网络文学可以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但如果只阅读网络文学是有缺憾的。
从媒介上来说,信息化的环境已经培养了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虽然长远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下定论,但语文能力应包括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这已成为共识。所以从媒介上,要重视对网络的研究。
学者应多给孩子写书
北京晨报:从这个书单看,科普方面似乎并不多,为什么?
蔡可:国内在科学、社科、艺术等普及读物创作方面是有一定程度的缺憾。我们呼吁,专家学者们能多为我们的中学生、小学生,为大众写书,为青年写书。
北京晨报:如果您有孩子,您会怎样指导他阅读经典,如果因此影响了功课,怎么办?
蔡可:学习不仅仅是分数表现出来的成绩,还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态度、方法、价值观等很丰富的维度。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的学生,综合素养高,成绩也不差。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只要方法得当,不会影响功课。
对未来抱有信心
北京晨报:由于缺乏经典阅读,在网上,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直线思维、头脑简单、缺乏修养的人,经典阅读推进艰难,是否感到灰心?
蔡可:对老师而言,可探索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亦可创设丰富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少地方已经有成功的尝试,例如北京丰台区在小学阶段倡导的比较阅读、天津市在整个中学阶段推进的名著阅读课型设计等。义务教育课改12年、高中课改9年,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有些学校已经渐渐成为现实,许多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的学生,综合素养高,成绩也不差。所以要对未来抱有信心。
读书兴趣更重要
北京晨报:如果只能读10本,能否建议先读哪10本?
蔡可:各学段差别较大,学生个性差别也较大,个人的建议只是管见,所以不好说哪10本。对真正的读书人而言,没有什么书是绝对不可以读的。对学生而言,我认为读书兴趣的养成与辨析能力的提高,重要性远甚于“必读书”推荐。
北京晨报:经典也分轻重,有的底子现在不打,将来就没机会了,您觉得哪些书应该先紧着读?
蔡可: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感性思维、想象力是首要的。所以一开始可以让孩子们多读文学类、艺术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润泽文字、涵养心灵,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他领域的书籍当然并不排斥,但要秉持趣味的原则,切忌直接灌输知识。
(蔡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陈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