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是以口传心授为主,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强调工学结合、多元化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成本,全面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优势,是一种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新范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H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0-014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0.074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带来了动力。传统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因此培养模式要走向现代化,主要手段应当借助当代学校教育体系。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成为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地,建设了非遗传承人培养基地。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人类上千年发展中各家思想和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百家思想、中国汉字、文学、琴棋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增加内容,成分复杂,良莠不齐,因此对这份遗产,不能全盘接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中不断继承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有爱国精神、崇仁尚义、重视思辨、和谐礼治、传承包容等特点,基本精神体现在: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坚强刚毅、知行合一等方面。
2 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传统方式的师徒传授方式,这种方式不适用学校教育中大规模系统化的培养人才方式,也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尴尬的境地。
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意义:
2.1 社会意义
依托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传承人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观念的结合。
2.2 理论意义
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平台,把非遗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非遗传承人能够输入和输出知识,为培养非遗传承人提供出全新的理论参考依据,丰富了非遗方面的理论知识。
2.3 经济意义
非遗传承人培养主张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结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制作出各种衍生品,使得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在全世界推广宣传我国非遗保护。
3 传统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3.1 社会环境变化对民族传统工艺的冲击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精致的工业艺术品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品和手工艺技术被排挤到边缘地位,被很多人认为是过时的、土气的、落后的。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们选择琳琅满足的商品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工业化、批量化的商品物美价廉,且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商品实用性的要求,传统手工艺品的社会地位被取代了。再加上一些机器生产的工艺美术用品的出现,使工艺品传统手工模式收到更大冲击,其市场竞争力也被大大削弱。
3.2 传统非遗传承人培养成本过高
以往的非遗技艺的传承多为师徒传承或者血脉传承,这种代际传承往往由于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而导致民族技艺传承的不流畅。比如,老一辈非遗传承者偏重原始的、传统的技艺形态的钻研,其价值观与创作理念是传统型的。而新一辈非遗传承人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价值观念和创作理念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两辈人在传承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传承者不认可传统工艺的自身价值,二是不理解传统工艺的文化属性。另外,非遗传承人培养耗费时间和精力,且经济收入相对较少,这也成为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阻碍因素。
3.3 传统非遗传承路径狭窄,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恶化
作为凝聚和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人的培养模式上,主要以血缘关系、师徒传授为主,特别是一些具有独创性的绝活,传男不传女,宁可失传不可外传,让其传承人范围愈发狭窄。传统的传承模式依赖于经验性认知,多为言传身教,师傅现场演示,徒弟观摩学习,再由师傅加以指导,需要反复的训练、操作、实践渐进习得。另外,非遗传承对于技艺有着严苛的要求,对于徒弟的选择也极为慎重,因此学徒数量很少,这种“精英式”师徒传承方式降低了传承人的培养效率。
4 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原则
4.1 传承人中心原则
非遗传承人主要是通过丰富的经验掌握隐性的技能和知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保护现有传承人,从课程设置出发培养后备人才。
4.2 高校系统性原则
非遗传承人培养要以符合高校课程设置为原则,重视高校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做好长期准备,科学系統整合知识,达到培养目的。
4.3 精准对应性原则
非遗项目一般都比较工艺复杂,依托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传承人培养要将非遗项目和学校专业特点相结合,重点考察学校所在地区的非遗项目,精准对应更有利于全面有效传承非遗技能。
5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路径
5.1 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
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说到底是人才的培养,如何借助职业院校的教育平台,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关键问题。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首先,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开展各类非遗项目宣讲,开展非遗传承人专题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非遗项目活动;第二,组织多种形式的非遗文化知识竞赛、非遗技艺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度;第三,营造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氛围,整合师资,引入课题研究及实践项目,拓宽了学生参与非遗传承实践、增强职业能力的渠道。5.2 加大非遗文化引入力度,打造非遗传承人培养特色
職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还要注重非遗文化的引入。职业院校可以邀请地方非遗传承人来校现场演示和指导,提高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影响力。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技艺,并且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实践需要创新,结合传统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增加非遗传承人培养项目。在师资创新上,融合学校师资、非遗大师优势,将非遗项目化教学融入到具体学科教学实践中。
5.3 总结并推广现代师徒制下非遗传承人培养经验
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中,应广泛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非遗技艺组织、社团等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非遗推广部门展开非遗传承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与图书馆、博物馆展开非遗文化、资料、实物等科研合作,为传统非遗传承人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传承人培养,促进非遗传承常态化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总之,工学结合和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已经在职业院校开花结果,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和资金的更多投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加入进来,在当前智能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的创新和改进优化,从而最终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质量,为我国输送更多非遗文化传承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陈宁.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大众文艺,2019(05):2.
[6]吕静,薄小钧.“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的再思考[J].东南文化,2018(06):6-11+127-128.
[7]陈红梅.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7(19):130-131.
[8]胡俊.非遗传承人保护中“群体性缺失”问题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04):157-159.
[9]华敏,张蕾.高职院校关于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问题研究——结合国家非遗项目南通“仿真绣”[J].成功(教育),2012(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