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国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普及情况进行研究,具体探析了二者的关联性、二者结合可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设计操作,以为国学知识的普及渗透提供一些参考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 国学知识 普及渗透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53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59-01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国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一)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的关联性
通过将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上文中所概括的国学主干知识进行对比可知,二者有很多内容血脉相通,历史课堂教学的诸多知识在国学知识中都有所包含。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其中讲解中国古代百家思想与历代主流思想演变所对应的就是国学知识中百家言论与哲学思想,而教材中的各种科技、文学、艺术知识对应着国学中的各种传统文化等[1]。此外还要许多相关联的内容,足以看出二者之间的互补性。
(二)教学成效与知识积累的关联性
由于二者的内容与知识点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所以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与国学知识的普及度也具有极大的相关性。一方面,通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水平,教师就会普及更多的国学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国学知识。另一方面,国学知识的普及会使学生的知识量更加的丰富。既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教材的内容,又便于学生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国学知识类问题。这对学生国学素养与人文品格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贯彻落实。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国学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国学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国学知识,并展现出国学知识的博大,从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如在讲解百家言论的相关内容时,可就具体国学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对比外国思想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各位先贤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利用这种自豪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完善学生人格建设
国学知识中包含许多经典史籍,其中有许多富有哲理与现实教育意义的言论与思想,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师在讲解儒家思想的同时可以普及国学知识中的五常、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通过详细的讲解,学生会对自我发展有新的认知与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国学知识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利于学生增长见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可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可就这一方面准备更多的国学知识,进行常识文化普及。如对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了解,以便更深入的理解当今我国法定节假日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再如汉语词语的规范运用,最常见的就是“令尊”、“家父”、“高堂”等日常称谓的正确使用,一旦用错就会闹出极大的笑话。此外,还有许多成语的正确运用也不容小视,如“罄竹难书”、“擢发难数”等,许多人不解其意而运用随意,出现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对这方面知识的普及,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的策略
(一)教师渗透式普及
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国学知识的厚重意义,并将国学知识有效的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对国学知识的研究,提高自身国学素养,以便为国学知识的贯穿渗透储备充足的库存。教师要阅读更多的国学著作,摄入更多的国学营养,加深对国学知识的更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国学知识的精华春风化雨般地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政治措施的调整、选官制度的创新时都可渗透相关国学知识。
(二)学生自学中探究
高中教学活动中已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更好的普及国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國学知识的精髓。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而为更高效地普及国学知识拓展渠道。高中历史教师应增强引导意识,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与国学知识探索的兴趣,以此让学生自己展开更多的探索活动,从现有的教材知识中挖掘更多的国学知识[2]。
结论: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与国学知识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互通性,除语文教学外,历史教学是高中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历史课程与国学知识的关联性,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构思合理的教学设计。以此作为二者结合施教的基础,从而促进国学知识的普及,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综合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劲蓓.高中历史教学与国学知识的普及[J].文教资料,2012(29):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