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学生

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学生

【摘要】文章立足于山东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研究了山东文艺出版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20-01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创造的智慧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延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促使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是实现国民教育质量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助于帮助地方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国民教育的路径传扬和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文化自信提升。山东省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要利用好地方的文化底蕴,在小学阶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實践作用,积极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高素质学生。

一、山东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内涵

2017年9月,山东省在省内的中小学校中全面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用由山东文艺出版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立足山东本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山东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是儒学起源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山东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囊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小学二年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被分为“惜时”、“尚俭”、“诚信”、“知耻”、“改过”五个单元,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本质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也涉及到道家、法家以及墨家等传统思想的优秀内容。

山东省实行的义务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进行了合理的教学设计,贴合学生的思维发育节奏,以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创新现阶段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2014年我国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明确的指示。

通过国民教育的途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基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实需求,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深刻了解我国的文化积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掌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树立学生的民族复兴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

其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衔接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进一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全面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最后,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还能利用诸如顺时而为、俭以强国、诚信为证等优秀的道德品质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优秀人格。

三、在小学教育中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开设独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小学阶段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结合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内涵,对本土优秀文化进行升华,创造性的利用课程教材,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品质。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弘扬地方优秀文化,要利用好学校的教育环境,将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校性提倡传统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本质。例如,学校要严格规定教师言行举止,提倡尊师重道、勤奋学习等传统思想文化,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各类趣味性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例如,在举行家长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会议主题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举办“孝”文化主题的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孝”文化的探讨,促进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3]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内涵,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围绕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本质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教育,树立学生的本土文化自信,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朱凤云.挖掘地方特色 丰实艺术教育资源——学校艺术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名师在线,2018(19):92-93.

[2]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高中生道德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3]张新杰,刘笑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