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1701-1754)所作。
吴敬梓从小爱好文学,才识过人,青年时代曾多次参加科举,却次次落第;而那些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人,却靠着关系和金钱,居然能够高中。特别是当他家业败落后,更受到一些衣冠楚楚的士人的冷眼和嘲弄。
儒林群丑的尔虞我诈,趋炎附势,使他洞察了世态炎凉,看透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他以辛辣的笔触写出这部揭露科举制度,鞭挞儒林群丑的长篇巨著。
全书55回,约40万字,描绘了近两百个人物。书中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细腻地刻划了一群追求功名富贵的各种类型的封建儒生和贪官污吏的丑恶面目,剖析了当时读书人的丑恶变态的灵魂,塑造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匡超人、严贡生等一系列典型人物。为了改良社会,表现作者的理想,作品也写了几个正面人物,对自食其力的手工业者给予歌颂,对不迷恋科举的读书人加以赞扬。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限制和阶级局限,他把希望寄托在用儒家的道德规范来扭转颓风,这当然是行不通的。 《儒林外史》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讽刺小说的典范,作者成功地运用讽刺艺术来表达主题,善于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选择典型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等,都有着极强烈的讽刺效果。《儒林外史》语言准确精炼,富有形象性,常能用三言两语使人物“穷形尽相”、“真伪毕露”。
《儒林外史》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的先例,晚清的长篇谴责小说大都受到它的影响。>